医生:谁说呼呼大睡就是睡得香,这种病其实很危险

发布时间:2022年03月21日 浏览:

睡眠问题是一个“世界性难题”。有研究数据显示,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,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%~15%,且呈慢性化病程,近半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。
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,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,对个体和社会都构成严重的负担。
对于睡眠,相信很多人都认为“呼呼大睡”“睡觉打鼾”是睡得香、睡得沉、睡眠好的表现。其实不然,有的人晚上睡觉鼾声如雷,然而发出的声音却忽大忽小或不规律,有时甚至还会呼吸停顿。所以,这样的睡觉打鼾方式,很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——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,且危害极大。
今天是第15届世界睡眠日,今年的主题是:优质睡眠,开心益智!双色球邀请到谭春燕医生为大家讲讲,什么是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,怎样才能改善不良的睡眠状态。
对于睡眠,相信很多人都认为“呼呼大睡”“睡觉打鼾”是睡得香、睡得沉、睡眠好的表现。其实不然,有的人晚上睡觉鼾声如雷,然而发出的声音却忽大忽小或不规律,有时甚至还会呼吸停顿。所以,这样的睡觉打鼾方式,很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——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,且危害极大。
今天是第15届世界睡眠日,今年的主题是:优质睡眠,开心益智!双色球邀请到谭春燕医生为大家讲讲,什么是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,怎样才能改善不良的睡眠状态。
 
01什么是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?
 
顾名思义,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(obstructive sleep apnea-hypopnea syndrome, 以下简称OSAHS)就是由于上气道塌陷或阻塞,患者出现夜间打鼾,反复呼吸暂停,睡眠结构紊乱,夜尿增多,晨起后出现头痛、口干、困倦、嗜睡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、易怒、焦虑或抑郁。
近年来,研究发现40-60%的OSAHS患者会合并慢性失眠,二者相互影响,进一步加重病情。比如,客观和主观的睡眠数量减少,更大的情绪和认知障碍,更严重的躯体损害等等。这种疾病的临床治疗难度往往更大。
 
02 OSAHS不易察觉,中老年人群尤其需要注意
OSAHS常常不容易被察觉,特别是中老年患者:由于呼吸力量减弱,此类人群可能鼾声不大,且日间嗜睡症状不突出。
同时,在失眠人群中,如果出现年龄偏大、夜尿增多、失眠疗效差等情况,尤其需警惕OSAHS。
那么,专业医疗机构一般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筛查:
一、多导睡眠监测(PSG)
对OSAHS患者而言,可使用PSG进行筛查及睡眠结构评估。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(睡眠中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之和)≥5次/小时则考虑失眠伴OSAHS。
二、Epworth睡眠评分(ESS)
若没有条件进行PSG,也可选择Epworth睡眠评分量表来评价白天嗜睡程度。总分为0-24分,≥9分就被认为具有OSAHS风险。

03 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这些
一般治疗:积极治疗引起OSAHS或使之加重的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、肢端肥大症等,还应戒烟戒酒、避免应用镇静催眠药物、纠正睡姿,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,对于肥胖患者应鼓励减重。
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(以下简称CPAP):CPAP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,可作为中重度OSAHS患者的一线治疗。但由于口鼻不适、幽闭恐惧症等原因,患者接受度差。同时,失眠合并OSAHS可影响气道正压通气的压力滴定效果,导致治疗依从性不佳,若合并焦虑或抑郁,依从性则进一步降低。因此,COMISA患者的治疗可以考虑在CPAP前给予认知行为治疗、物理治疗和低剂量助眠药物辅助。
认知行为治疗CBTI: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,不要过分关注睡眠;有睡意才上床,避免强行要求自己入睡;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;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,避免日间小睡;不要因为一晚没有睡好就产生挫败感,并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失眠。
物理治疗:如光照治疗、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、生物反馈治疗。
药物治疗:在CBTI无效时,可选择抗抑郁药物(如米氮片、曲唑酮)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(如阿戈美拉汀、雷美替胺、雷美尔通)来助眠治疗。
口腔矫治器:包括舌牵引器、软腭提升器、下颌前移矫治器,其中下颌前移矫治器的使用最为广泛。推荐应用于轻中度OSAHS、对CPAP治疗无效的重度OSAHS。然而,口腔矫治器无法预先准确评估每位患者的矫正距离,也无法预测口腔矫治器的疗效,这使得该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受限。
外科手术:目的是解除引起上气道阻塞的异常解剖结构,主要分为软性气道和骨性气道的重建手术,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扁桃体/腺样体切除术、鼻腔手术、舌成形术、腭垂/腭/咽成形术以及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等。但手术是否能使患者长期获益的证据仍不足,兼顾风险与利弊,外科手术不再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推荐。
 
医生简介
 
谭春燕
主治医师,硕士学位,从事精神科临床、科研及教学工作多年。
擅长:失眠、焦虑障碍、抑郁症、阿尔茨海默病、血管性痴呆、器质性精神障碍、精神分裂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物质依赖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