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疾病患者:可以多陪伴、多鼓励我吗

发布时间:2022年03月18日 浏览:

小胡(化名)是一位年轻的职业女性。工作顺利、家庭和睦、性格乖巧,一度让她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。
可自从去年确诊抑郁症以后,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。这一年多以来,她始终认为工作和家庭都没有经营好,没有对孩子尽过母亲的责任,对父母也没有尽到孝顺的义务。与此同时,面对小胡的痛苦诉说,家人们并不理解,认为她并不是得病,而是自己没有想通,也根本就不需要吃药、看病。小胡觉得,没有人会站在身边帮自己说话,也没有人理解自己,甚至还有了悲观厌世的想法。
尽管小胡的日常表现很糟糕,医生也多次劝说家属多多关心和支持,但小胡的家属们仍然没有引起重视。终于在一天晚上,小胡趁着家人不注意,一把吞下过量药物准备自杀。所幸家人发现及时,小胡总算救回一条命。
 
那么,如果您的亲人正遇到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,应该怎样做呢?
有研究显示,每年约有26%的人和精神疾病进行抗争。对于女性来说,这一比例可能更高。有研究人员指出,大概有三分之二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外界的偏见放弃了恰当的治疗。
 
01多了解一点,多关爱一点
首先,多了解一些精神疾病的常识,对早期发现疾病有一定的帮助。
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:
一、抑郁症
主要表现为心情不好,对任何事物缺乏兴趣,思维缓慢,反应迟钝,话少,精力疲惫,不爱活动,失眠,食欲下降,体重减轻。严重的有自责自罪感,甚至出现自杀行为。
二、精神分裂症
此种疾病有不同的分型,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
 
01
1.偏执型精神分裂症
主要表现为凭空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,敏感多疑,逐渐发展为被害妄想、夸大妄想,或出现被跟踪、被监视感。多数病人在幻觉或妄想的支配下,可能出现紧张、怪异的言行,甚至有冲动、消极的行为。
 
02
2.青春型精神分裂症
主要表现为言语增多,情感喜怒无常,行为紊乱、幼稚、奇特。
 
03
3.单纯型精神分裂症
主要表现为孤僻、被动、活动减少、生活懒散、情感淡漠,日益脱离现实生活。
 
04
4.躁狂发作
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,兴奋话多,说话内容夸大,精力充沛,做事虎头蛇尾,不计后果,睡眠需求量减少,易激惹,多伴有冲动伤人、毁物的行为。
 
如果有亲人出现上述情况,建议及早送至医院诊治,争取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;如果病人拒绝就医,家属要耐心做好劝说和动员工作。
 
 
02帮助亲人更好地应对疾病或困境
第一,尽你所能去了解患者的具体疾病和状况,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患者,做到思想上重视,生活上关心,护理上细心。要尊重患者的人格,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应给予帮助和解决。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要耐心劝解,接触患者时应注意语气措辞和方式,更不要在他人面前议论患者。
第二,定期带患者去医院复诊及检查,如实反映患者在家里的情况,比如是否还存在精神症状、情绪是否稳定、睡眠是否充足等,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第三,要妥善保管患者的药物,给药前要仔细核对药物名称、剂量和用法,并按医嘱督促吃药。如果遇到亲人不愿吃药的情况,可以耐心做好思想工作,不擅自减药停药,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。
最后,作为患者亲人,要尽可能地关心、爱护他们,努力尽到应尽的监护权利,为患者提供便利,陪同他们共同攻克难关,战胜疾病。
医生简介
李娟
主治医师,国家中级心理治疗师,慢性科医疗组长。
从事精神卫生临床、科研及教学工作十余年,具有丰富的精神、心理临床经验。
专业擅长:擅长各类急/重性精神疾病,如精神分裂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抑郁障碍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;慢性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