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感受幸福美好生活|【儿童少年篇】打榜、后援会、私生饭、磕CP…… 为什么有的青少年如此疯狂追星

发布时间:2022年03月16日 浏览:

       去年,一条新闻引发众怒。事情发生在一架仍在行驶中的飞机上,因为得知头等舱有某男团成员,年轻粉丝们在飞机还在滑行时就站起来冲向头等舱,等着拍偶像的最新视频,现场一度特别混乱。尽管飞机安全员一直挡在最前方维持秩序,空姐也一直重复劝阻说:“飞机尚未滑到指定停机位,请您在原位稍等片刻。”但粉丝们丝毫没有任何回到原位的举动,相反一直往前冲。这种行为不仅危害自己安全,也严重危害了其他人员的安全,现场的机上乘客愤怒到把她们全部抓起来。
        像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追星场面其实并不鲜见。更有“痴迷者”者,还会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去跟踪、偷窥、偷拍明星的日常,骚扰自己喜欢的明星,影响艺人(及艺人家属)的私生活,包括但不限于酒店蹲守、与艺人在同一家店里吃饭购物、追车等行为。
        2020年,半月谈杂志对全国2万多名12岁至18岁中学生开展“青少年追星调查”。调查问卷显示,有42.2%的中学生自小学就开始了追星生活,有52%的中学生追星时间在3年以上。如此庞大的青少年追星群体,如何进行正面引导就成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 
追星是什么意思?
        追星,是指崇拜明星并追随与其有关事物的一群人,多为10多或20多岁的年轻人。“追星”一词涵盖了传统的“歌迷”“影迷”的意思,并将其“迷”的范围延伸至“歌”“影”以外,还包括体育明星、科学家、文学家等。 
        追星的人群一般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男女。他们首先通过电视、网络等媒体渠道认识偶像,继而或多或少地产生出一种迷恋情绪,欣赏偶像的一切作品及其本人,甚至喜欢与其有关的一切事物。
        大多数追星族仅仅是喜欢收集偶像的作品,讨论偶像的逸事,参加有偶像出席的活动等。比较痴迷的追星族则会对偶像产生一种依赖心理,在幻想中与偶像沟通,为偶像花费精力与金钱。有专家教授表示,这些人可能会出现对偶像认知的“光环效应”,把偶像身上的一切都看得尽善尽美,即使有什么缺点,也会被淡化了,这就是俗称的“粉丝滤镜”。
 
青少年追星的原因?
        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:
        01有的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大,寻找自我放松宣泄的“调节剂”;
        02有的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,对异性的情感日益丰富,开始幻想和追寻恋人的形象,把对异性的幻想转移到明星身上,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;
        03有的可能是把某个明星看作是“理想的我”那样去崇拜和模仿,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他(她)那么成功,或成为像他(她)那样的人;
        04有的则可能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,看到别人追星自己也去追,让自己与同龄人有共同的兴趣和话题等等。 
 
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追星?
        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有利也有弊,因此要辩证的看待追星问题。
        (一)“追星”的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
        1.有利于树立远大目标;
        2.有利于向自己偶像学习,有动力;
        3.有利于培养自身兴趣。
        其实,追星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,学生追星本身无可厚非。心中有个偶像,精神有个寄托,学习累了想象一下,让精神放松一下,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劳逸结合。
 
        追星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,偶像崇拜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之一,是青春期心理需要的反映。就人生发展阶段的规律来说,这种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。
        辩证地看,追星对青少年来说,有其积极的一面,因为追星是青少年的一种社会学习,他们通过对明星的观察、模仿,掌握了许多关于社会、人生方面的知识,开阔视野,活跃了思维,特别是品行高尚的明星,可以成为青少年的好榜样。
图为:郑智化演唱会
 
        比如曾经红极一时的歌手郑智化,身残志坚,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演艺事业,唱出了很多好听的歌。大家都熟悉的歌曲《水手》就足以证明:“风雨中,这点痛算什么,擦干泪,不要怕,至少我们还有梦……”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值得我们崇拜。所以,明智的老师和家长,并不需要一味地反对孩子追星,而是引导孩子理性地追星。
 
        (二)“追星”的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
        1.追星导致盲目崇拜。
        2.买海报、磁带、光盘等,浪费钱财。
        3.把心思花在了偶像身上,没有注意学习,导致学习成绩一直下降。
         值得关注的是,少数“追星族”对心中的偶像盲目崇拜,狂热模仿到发疯、发烧、发昏的地步,则会产生不良后果,对其个人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危害:有的“追星族”把偶像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,整日神情恍惚,生活在一种幻想世界中,导致心理失去平衡;有的“追星族”在公共场合围追堵截明星,以求得明星签名,或拼命拥挤狂呼,从而导致公共秩序混乱,造成人伤物毁。
         部分“追星族”们一味追星迷星,以此寻求欢乐和精神寄托,转移或降低了学习兴趣,上课精神不集中,回家头一件事就是听唱片看电视,不认真学习和完成作业,学习成绩不断下降,甚至出现厌学、弃学,导致学业的荒废。
 图为:娱乐新闻报道截图
        有些学生过分崇拜明星甚至患了追星“梦幻症”。她们很多都是初中在校生,对明星崇拜得入了迷,业余时间一门心思听新出的歌曲,吃饭走路也戴着耳机,常听到深夜。看书、做作业和其他主体活动都弃之不顾。不久,她们满脑子只装着明星的影子,幻想能与明星结婚,经常失眠、自烦、头痛、身体不适,导致心理失去平衡。
针对“追星”这种情况,该怎么做?
        学校层面:
        学校的管理应更加严格、科学,要充分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,培养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,端正学习态度,尤其是在学习方面,应加强引导,让他们把心放到学习上,不要一味地把心思扑在追星上。
并且,学校还应适当地开展一些文娱活动,对于有特长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,使他们既能提高学习成绩,又能发挥才能。
        学校还应该激励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,帮助他们树立信心,努力学习。
        家长层面:
        要认识到“追星”是很正常、很普通的事情,能够正确认识并引导好孩子的追星行为,多和孩子聊天,多倾听孩子对身边事物的看法,多帮孩子解答一些他们认识模糊的问题。
        因此,首先家长要对追星有一个客观、全面的理解认识。该支持就的支持,该否定的就得坚决否定,切忌当着孩子的面说过多某某偶像的坏话。同时家长要看情况决定是否要管:假如孩子只是利用课余时间看看电视里自己喜欢明星的表演,听听他们的歌,简单收藏一些他们的画像和图片剪报等,没有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,父母就没必要限制的太多,否则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;但如果孩子因为追星而影响了学习,甚至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,父母就不能不管不问了。
        其次,家长应该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,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偶像,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偶像,比如看该明星的娱乐节目、演唱会时,和孩子一起分享和讨论,让孩子明白,崇拜偶像不光是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,还有对他们人格魅力的欣赏。
        青少年自身:
        应该摆正自我心态,做到以下几点:
        1.不盲目追星。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崇拜的,而不是徒有其表,更应该具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;应该不仅仅吸引你的目光,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。
        2.不疯狂追星。不要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。因为,星的光环不应该罩在你的身上,追星也没什么可夸耀的,更不应该成了你生活的全部。
        3.摒弃狭隘心态。同学们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,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,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。
        4.汲取积极经验。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。 
 
医生简介
         孔娣
         副主任医师,硕士生导师,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,中级心理治疗师,成都市卫生健康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,成都市长期照护险复评专家,成都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,四川省司法鉴定协会委员,川渝司法鉴定专家库成员。
         专业擅长:擅长精神分裂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焦虑障碍、抑郁障碍、应激相关障碍、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等的临床诊断、综合治疗及司法精神鉴定。
         主要履历:从事精神科临床、教学、科研、鉴定工作17年,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精神疾病的诊断、治疗和科研工作经验。主持多项课题,先后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,多次以讲者身份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会。